和「Phases」系列詩作一起成長的2018年

過去一年,要從我讀的書說起:我發現每本書都是一個故事(就算那其實是一本勵志書)。或者從實用的角度來說,是一個你可以安裝到大腦的程式,有時候又是為了特定目的而召喚的咒語。

去年底~今年初那陣子,我在看一些非常正面心理的書:《刻意練習》、《心態致勝》、《斜槓青年》之類的。以前我通常不會想看這些,但我忽然看了,而且也實踐了書裡的一些東西,發現真的很有用:當你相信自己是可以進步的,而且真正了解自己的運作情況、擬定合理的計畫和目標,再用足夠強度的練習去推進自己,就真的會進步。至少,我今年的韓語聽力訓練成功了。而且每次達到一個小小的目標,回饋在我身上的滿足感都是非常強烈的。

Read more

用「Insight Timer」做靜心

接觸身心靈領域的人應該都知道「靜心」這回事,我當然也知道,但一直沒有真的去做。不過,之前讀《斜槓青年》的時候,裡面介紹了「Insight Timer」這個輔助靜心的計時app,我就試著使用看看,沒想到一用就養成習慣,已經連續30天了。雖然這不是什麼有趣的事,但看著app記錄的次數慢慢增加,好像就有了一點目標感。

Read more

讀完《被討厭的勇氣》

看完《被討厭的勇氣》了。依照這本書的設計,應該要有一種頓悟的感覺,但我一開始就覺得,這哲學家的想法和現在的我差不多啊!反而覺得書中一直找機會質疑的「年輕人」,問的問題有時候讓我翻白眼。不過,如果早個兩年來看這本書,或許我還不會這麼認同。我是最近才轉變成可以接受這本書的狀態的。

Read more

不管什麼時候,都可以重新選擇

免錢看以前不屑一顧的暢銷書,現在進行到了《被討厭的勇氣》。看了一小部分,忽然想起有一天走在路上,無緣無故的,內在有個聲音說:

「不管什麼時候,你都可以重新選擇。」

我找了以前寫的東西,或許有類似的話吧,但沒有一樣的句子。現在看來,這真是很阿德勒的一句話。對於自己的生活態度,只要我選擇改變,隨時都可以改變。雖然我不是那種今天下決心明天就完全不同的人,但回顧過去,我的確一直很緩慢地在改變,慢到自己都不太能察覺。該怎麼說呢,感覺內在好像有個方向盤,自己會轉到某個方向,而我各個時期想做的事情也會跟著改變。每隔幾年,就感覺自己變成一個不太一樣的人,我也相信自己就是當下想要的樣子。

facebook原文

意識到自己渴望成長的一面

今天我清楚感覺到,一種渴望自我成長的心態已經形成了。我忘了當時在跟上司談什麼,只記得自己說了一句「難道就不能學人家好的地方嗎?」我曾經非常討厭所謂的「成功人士」,覺得不過就是一群有社會優勢、剛好符合社會價值標準的人在吹捧自己而已。我可能也覺得,別人的成功就表示自己相對失敗吧。但是最近不一樣了,其實也不止是對於所謂的成功者,也包括所有認識或不認識的一般人,我經常看到別人好的一面,覺得「他的優點很值得學習!」就算一個人感覺有點乏善可陳,也可以看出他努力做到什麼。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