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圖的「生產者」,或許不是「被動」的意思

我一開始對人類圖很困惑的地方,是分類很不平均,竟然有7成的人是「生產者」(我也是),要「等待」並且「回應」。這難道是說,有7成的人要被動任人擺佈嗎?但關鍵就在「回應」:遇到需要做決定的情況,如果內在的聲音有正面反應,那就放手去做;如果是負面的反應,那麼即使頭腦有各種理由催促行動,也不要做。這個回應是不受任何人或外界價值觀影響的,即使可能感覺很荒謬,但對於深層內在卻很明確:每個回應都是存在本質的展現,別人是不能逼迫的。

Read more

空白的情緒中心

人類圖空白的情緒中心,被頭腦佔據時會產生的想法,看得我膽戰心驚……這些就是我我一直在擔心和造成壓抑的想法啊。(但是真的有這麼驚嗎?要記得,空白的情緒中心也會把接收到的情緒放大。)

「我不想去那裡,因為我不想處理那些衝突的場面。我們來這裡吧,這樣就不用處理任何衝突了。我們別講出來,不然可能會有人不開心。我們用這個方式說吧,這樣可以緩和氣氛,降低可能的衝突。我們要待人友善,笑容可掬,這樣他們才會喜歡我。我可能會失望或被拒絕,所以沒必要去那裡。這樣不值得。我怕這樣行不通,就別白費力氣了吧。我害怕跟她說實話,因為我不想讓她受傷。」

人類圖的「情緒中心」原文是「solar plexus center」(太陽神經叢中心),「意志力中心」原文是「heart center」(心的中心)。中文這樣翻譯,或許是想幫助連結精神層面的概念,但對於稍微了解脈輪理論的我來說,原來的用詞可以幫我把兩個體系連在一起。

facebook原文

我是「喉嚨中心空白」的人

人類圖顯示我是「喉嚨中心空白」的人,意思不是我「不會講話」,而是沒有什麼特別想要講的,但一開口就不知道會講出什麼東西,最好等到時機對了再開口。換一個角度來看,也表示溝通方式很多變,有各種可能性。

關於這部分,我覺得特別值得反省的,是為了引起別人注意而講話。因為看到別人很自動自發地說話,讓我感受到「好像應該說什麼」「說話才能讓人注意到我」的壓力,結果在壓力中說出來的話就有亂放砲的傾向(雖然有時候顯得很有趣)。或者偶爾自言自語,其實是希望別人回應……看起來,必須溝通、害怕被忽略的壓力真的對我有很大的影響。說了太多其實自己覺得無關緊要的話,真正對自己有意義的很少。

所以現在正在練習,當我想要講話的時候,先等一下。我要說的話真的發自內心嗎?或者只是感覺到想說話的壓力,想要引起注意而已?不是真的想說,就不要說。雖然這樣會讓溝通停頓下來,但擅長沉默也算是一種優勢吧。

facebook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