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號瓶

11~15號瓶,我不是完全連續著用,之前插入了60號,這回加了27號進來。這不是在慶祝聖誕節,它的名字叫「羅賓漢」。羅賓漢是一個原型,代表為了心中的理念鋌而走險、對抗社會不公不義的盜賊。從好的方面來說,是真正把心中所想的付諸行動;但這個能量如果往不好的方向走,就變成自以為是的troublemaker,為了逃避心中的混亂,而把心思都放在和外界對抗。

所以,雖然行動(紅色)是現階段突出的層面,但這個組合顯示,行動必須要有正確的方向(綠色),物質生活需要內心的力量支持。這一組代表「行動—方向」「存在—空間」的互補色實在很有趣,當你意識到其中一邊的時候,不能不注意另外一邊,因為兩者是互相配合的。這裡面也有陰陽、男女能量平衡的主題,男人的理性和女人的直覺需要互相協調。這和我昨天寫的也有關係。

facebook原文

獨善其身

最近看到這支很有意思的MV。基本上,這就是一種個人小宇宙的夢幻呈現。我一方面覺得,這種「先愛自己」的訊息一定可以得到很多人的共鳴,但一方面又擔心這是不是一種「龜縮式的自我沉溺」。不過,先照顧好自己的心還是很重要。如果自己的心裡覺得不和諧、缺乏空間,就沒辦法包容外界的事物,覺得別人都是錯的。

我覺得這種狀態,就像是「急著解決別人問題的社會工作者」,想要修正所有自己認為不對的事情,有時候卻忽略了別人想要的是什麼。只顧著解決別人的問題,也有可能是在迴避自己的問題。

Read more

言行一致

現在的一個習慣是,只說自己真的想做的事情,如果說了就盡量去做。這樣的效果是,語言和行動一致,宣言最後都會變成真的。我是比較不會付諸行動的人,我發現這樣讓我比較有行動力,不會光說不練。

plurk原文

從公共領域到愛與寬恕

《學習年代》第10章討論用書:阿倫特《人的條件》

阿倫特的這本書在《學習年代》裡佔了兩章的篇幅,足見其理論在書中扮演的重要角色。相較於之前對重建公共領域的集中討論,這一章把重點轉移到愛與寬恕。阿倫特在《人的條件》中提到,「行動」的本質在於其不可預測性,它的發生不可預測,造成的後續行動也不可預測。為了彌補這種不可預測性可能造成的傷害,阿倫特強調寬恕的重要,而寬恕又來自無條件的愛。無條件的愛只在乎對象本身,而不在乎對象的行為。也就是說,公共領域的行動需要每個個人之間的愛來調劑。雖然這些討論在阿倫特的書中只佔一小部分,但這本小說總是嘗試將理論套用到人際互動層面,自然不會放過這個借題發揮的機會。

Read more

人間合格

《學習年代》第5章討論用書:阿倫特《人的條件》

這次的書對我而言實在太難了,不止是因為哲學和歷史屬於我不熟悉的領域,也是因為這個版本的翻譯從頭到尾都不怎麼通順(雖然還是讀完了)。我自認沒有資格介紹這本書,所以這次的文章只是說些有關的想法。我總覺得這本書像是文明世界的末日預言(雖然作者宣稱這本書只對歷史上的vita activa作分析),讀著讀著就悲觀起來,以為讀完就能找到解藥,結果卻是一片茫然。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