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讀《時間繁史.啞瓷之光》

70c16406讀完董啟章「自然史」的第一部小說,
也完成了這學期的期末報告,
就開始挑戰「重量級」的第二部:時間繁史。

董啟章自己說過,他不喜歡人家封他為「重量級」作家,
因為那感覺就好像一本書很厚重很難讀的樣子。
不過,這部小說厚重的結構和特殊的敘事方式確實給了讀者一個很大的挑戰。

和前一部比起來,多了一個聲部,雖然同樣是十二章,
但每章裡有四節,一節是「啞瓷之光」,一節是「維真尼亞的心跳」,
另外兩節是「恩恩與嬰兒宇宙」。
每一部都有兩個不同的聲音:
啞瓷之光寫啞瓷看到的世界,和維真尼亞訪問獨裁者的記錄;
恩恩與嬰兒宇宙寫恩恩看到的世界,和獨裁者寫的關於「可能的恩恩」的信;
維真尼亞的心跳,看起來像是有兩個敘事者,有時合作,有時互相詰問。

很複雜,不是嗎?其實這「兩個聲音」的手法,
就是作者想要呈現的「自我與他人的對位」:讓兩種視角相互對照。
還記得嗎?作者寫完第一部小說以後,想要描寫他人而不止是自我
三個聲部合在一起,則是三個時空的相互對照。
(說三個時空或許不太清楚。雖然時間不同,但地點都在粉嶺周遭。)
看起來(猜錯就算了),這三個世界似乎都會經歷從誕生到毀滅的過程,
就像《時間簡史》的副標題說的一樣:從大爆炸到黑洞,
或許又像是時鐘上的指針一樣,周而復始。

八天下來,總共看了兩章,八節。我是以一天一節的速度緩慢前進的。
目前的感覺是,資訊很多,常常讀到一半就停下來思考,
讓我幾乎每讀完一節就要記錄自己的心得,深怕被這股文字的洪流淹沒。
要說這部小說到底是關於什麼,我還沒辦法理出個頭緒,看起來,
似乎可以說是「文學宇宙的歷史」。
首先,不同文本的對照似乎暗示著作者與讀者的對抗,
不同語言的呈現又像是突顯地方文學與泛稱「中文文學」的對立。
還有「維真尼亞」這個部分,
看起來像是把作者過去的著作都塞在一間圖書館裡,這是作者自己的文學歷史,
許多故事的片段衝撞出喧鬧的聲響。
但基本上一切看起來還是混沌未明,或許是因為才剛經過「大爆炸」而已吧。

不過,我相信作者在許多細節都下了功夫,埋藏了與其他片段之間的連結,
所以更得細讀,以免遺漏。
(作者倒是說一天看一點就好,看了後面忘了前面也沒關係。)
尤其是敘述其他藝術作品的部分,深入探查才會發現作者的用心。
例如TEMPORIS PUNCTUM裡提到了羅蘭巴特的「Camera Lucida」這本書,
書裡提到的「punctum」和這一節的標題互相呼應;
至於巴哈的十二平均律曲集,則是和這本書12章48節的結構非常相似,
我懷疑這就是序文裡說到「音樂形式」的原因。
還有John Donne的詩,和作者揉合文學與科學的企圖有很密切的關係,
詩裡的圓規意象和小說裡「溜冰場」的意象也有點關連。

以上只是一些粗略、片段的心得,但我想已經足夠呈現這部小說的複雜了,
要說「排山倒海」也絕不為過,作者的嘔心瀝血可想而知,讀者當然也不輕鬆。

當然,對於台灣的讀者來說,最困難的就是廣東話的部分。
這部小說大量使用廣東話,不懂的人得對照書末的對照表才能讀懂,
就算讀懂了也不見得聽見原汁原味的發音。
不過,對我來說,這部小說像是一個壓縮在罐頭裡的城市,
需要我整個人融入它的環境,所以廣東話的部分當然也要查出意義和讀音。
幸好,網路上有個粵語字典,這工作就容易了些。
雖然我是有點被虐狂,不過既然是讀方言文學,接近作者的立足點也是件好事。

我不把這部小說當成一部小說;
我把它當成一種體驗,因為它實在太龐大了,所以慢慢來吧。
書評都想理清一本書的頭緒,但面對這部小說,
書評的輕描淡寫看起來反而像是難以掩飾的啞口無言。

2015.09.14回顧:
雖然我通常不想太勉強自己,但有時候就是喜歡很有挑戰性的東西,尤其是那東西有很明確的架構的時候。所以也才有後面「學習年代」跟著書裡的讀書會讀了12本書這種離譜的事情……雖然外人可能有點難以理解,但我是很願意為了架構和規則全力投入的,算是一種對於世界的規律性的追求吧。

在〈初讀《時間繁史.啞瓷之光》〉中有 2 則留言

  1. 我是香港人,都得讀得很用力,如果再加上看不懂粵語,肯定就更吃力了。

    書裡的粵語寫得非常好看。

    回覆
    • 一開始雖然有點辛苦,但看完兩本書就練成了讀懂粵文的能力,也算是一項收穫吧!感覺透過語言真正進入當地的生活,也挺親切的。

      回覆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