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不五時就會來這麼一篇實驗性的作品。
或許常去美術館看展覽的人,
會比較了解這篇在做什麼?
20050114
這裡是展場靜止的一角
但你走了進來
腳步聲敲響地板
時間
便不再沉默
你熟練地拿起一份摺頁
把文字攤開來
(總該寫些什麼的)
「時鐘的針指揮著
公文櫃整齊的隊伍
資料夾平躺在辦公桌上
而你應該躺在皮椅上……」
這一切實在太過尋常
而且缺乏藝術架勢
所以你真的躺了下來
甚至想打開公文櫃的抽屜
「……期待著」
揚聲器傳出一陣鳥鳴
往右一看
金色的畫框裡
有群樹搖曳的 投影機的光芒
你起身準備離開
把沉默的時間
留給下一位訪客
而你又帶走了什麼呢
2015.03.26回顧:
雖然是實驗作,但現在看起來,又覺得效果不是很好,其實只有第一段和最後一段是重點。這裡面虛構了一件裝置藝術作品,裡面有假的辦公室、假的窗景和假的鳥叫聲,看起來似乎太過日常而沒有意義,但同時又是被設計出來的。或許我是希望大家警覺到藝術品的人為性質,越稀鬆平常的越可疑;但我更想說的應該是,藝術品要經由觀看者的體驗,才會產生意義,就好像一個時間被凍結的空間,有人走進去以後,時間才會正常流動。這件作品同時也是這首詩本身,所以詩也是一樣的,有讀者才會產生(隨著每個人各自解釋、套入自身經驗而不同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