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嚴法師紀錄片《本來面目》

最近法鼓山在 YouTube 放上了聖嚴法師紀錄片《本來面目》的完整版。這部片子並不是要讓觀眾看了之後產生許多關於心靈昇華的想像,而是儘可能貼近聖嚴法師的真實人生軌跡,顯示在他發揚佛法的過程中,也有一些掙扎與放下的過程。

Read more

信仰宗教,也信仰愛

《學習年代》第9章討論用書:《The Raft Is Not the Shore》

(為方便討論,本文將英文書名譯為《木筏非岸》。)

這一章選了沒有中譯本的書。越南出生的一行禪師在華人界算是有些知名度,著作也有不少中譯本,但作者偏偏要選這本釋一行和天主教耶穌會神父Daniel Berrigan在1975年的對談錄,顯然他想討論的不止是宗教和修行。這兩位宗教人士都參與對政府的抗爭活動,書中的內容也緊扣宗教與社會關係(尤其是社會運動參與)的主軸,也難怪作者要把它放進《學習年代》中社會運動的脈絡裡。乍看之下,或許會認為《木筏非岸》和《學習年代》之間的對比在於參與社會運動的基礎信念:一個是宗教教義,另一個是學術理論。但一行和Berrigan的中心思想其實比一般認為的宗教教義更富有精神性、更講求回歸本真、更不拘泥於形式,甚至明確地反對和國家機器掛勾的「宗教」。相較之下,《學習年代》的讀書會青年大多緊抓著各自的學術知識不放,反而不太了解真正的自己,更別說真心真意參與社會活動了。這種情形以讀書會的主導者阿志最為嚴重。這種「負面教材」式的人物描寫,讓我想起《時間繁史》裡說「我是一個病徵」的獨裁者。以男性角色的執迷和女性角色的純真作對比,似乎仍然是作者愛用的寫作模式。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