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妍 – Strangers

雖然有點冷門,但太妍新專輯我特別喜歡Strangers這首歌,有一種悠閒隨興的感覺。不太像是在講愛情的歌(但也可以說是隱喻),純粹是心理狀態的描寫:在陌生的街道、陌生的人群之間,孤獨、抽離的情況,反而帶來一種自由和輕鬆感。大概就像是我滑Threads的感覺吧……

(歌詞節錄)

像吹拂而過的風
悠悠地移動腳步
在陌生的街道間
From strangers to shadows
To strangers again

誰也不認識
經過隨即分離
在不斷變化的場景中
From strangers to shadows To strangers again

Threads原文

太妍從《Purpose》到《Letter To Myself》的轉變

聽完《Letter To Myself》專輯,覺得跟前幾年很不一樣的地方,就是有一種心胸開闊的解放感。

之前我印象最深刻的專輯是《Purpose》(加歌改版前的原版),整體瀰漫著濃濃的憂鬱。〈Here I Am〉、〈Better Babe〉太悲壯了,心情不好的時候真的不敢聽;皮笑肉不笑的〈哈哈哈〉也蠻可怕的。那張專輯呈現的心情感覺特別真實,但也特別沉重。或許那也是一個自我排毒的過程吧⋯⋯

現在這張專輯聽起來就沒有那樣的糾結,像是終於能放下過去的傷痕,自信地表現出更強大的自己。或許也因為這樣,選擇〈Letter To Myself〉作為主打更有意義吧。

Threads原文

華原朋美和TK走向分手的問題作《nine cubes》

不知道台灣哪時候開放了《nine cubes》——象徵華原朋美和TK走向分手的專輯。雖然我不算粉絲,但以前頻率比較低的時期反而常聽⋯⋯

開頭的「daily news」就相當悲劇:稱不上出色的雷鬼諧趣曲調,配上輕重緩急漫無章法的可愛風(?)唱腔,呈現出有點詭異的精神恍惚狀態。還有旋律宛如雲霄飛車高低起伏的「tumblin’ dice」:專輯新錄的vocal大失控,過剩的抖音和感覺快唱到哭的緊繃嗓音,聽起來像是駕馭不了這首歌,反而單曲發行時上節目打歌的狀態是最勇的,讓人疑惑專輯的錄音怎麼會變這樣。

正統抒情歌「here we are」其實有些單調,尤其副歌,很難說是寫得很好的歌。再加上當時她對中低音的掌控較弱,拉長音時不由自主的走音,像是又搞砸了⋯⋯但我覺得就只是不適合她而已。

其他非主打歌感覺都挺隨便的,旋律、編曲結構不完整、氣氛莫名詭異,也有可怕的歌詞:「站在大樓屋頂的角落/各種想像而感到恐怖」(need somebody’s love),各方面都給人不太健康的感覺。但就是有一種魔力,讓我偶爾想聽這張專輯,大概覺得這是負面情緒可以沉浸的空間吧。

Threads原文

決定成為NewJeans粉絲的契機

其實包括NewJeans在內,我本來對每一團都是偏路人粉,不會有想要買專輯、周邊的想法。但經歷過NewJeans可能不再是NewJeans的危險期,反而發現自己是真的喜歡Ador製作的東西,於是開始買電子專,甚至第一次買韓團的周邊⋯⋯這就是虐粉虐出死忠嗎?(雖然虐的是公司內部敵對勢力)

除了限定團以外,很少有一個團體在成功沒多久之後,就讓人意識到這一切隨時可能結束,而特別珍惜每次活動。即使現在母公司派還是動作頻頻、Ador仍然處在壓力之下⋯⋯粉絲能做的就是把握每個當下吧。就算未來可能改變,也想留住現在每個感動的片刻。

Threads原文

放棄CD,擁抱其他實體專輯型態

我曾經是個CD愛好者,但現在我的家裡沒有播放器,也沒有以前買的數百張CD(在老家)。對於買播放器甚至CD本身,就會猶豫再三(還沒買)。

隨著我的關注焦點轉移到韓國流行音樂,我也注意到「買專輯,但不包含CD」的可能。現在韓國專輯大多會有數位版,裡面就是下載QR碼和小卡,或許再加上歌詞本和別的,徹底減少浪費,但同樣能支持藝人。所以,我現在也以購買這種體積極小、不含CD的專輯為主。

電子專下載平台可能不是永久的,CD或許是擁有音樂的唯一保障。但當買專輯不再等於聽音樂,聽音樂也不再和實體綁定時,實在有必要重新思考實體代表的意義,以及更理想的呈現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