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便宜包包的理由

過去很多年的時間,我一直都用同一款相當簡單的尼龍包,不到一千元的價格,就算風吹雨淋也不心疼。最後一個用了7年,終於爛到不堪使用,但這款包也停產了。我到處尋找替代品,發現就算不是什麼名牌,往往也要數千元,實在沒辦法隨意使用、不在意髒污受損。找來找去,在momo找到不知名的牌子,雙11特價只賣911元,才決定出手。畢竟我的同事都不怎麼注意這種東西,我也沒什麼好秀的,那麼對於日常使用的包包,只要選便宜實用又耐操的就行了吧。

facebook原文

在百貨書店看書不買書

「我想買東西的時候就會看書,看書就不會想買東西。」「我們在這裡看完,就不用買了。」在書店聽到這段對話,出版相關工作者可能會難受想哭,覺得他們怎麼不滾去圖書館,但我想換個角度看百貨公司裡光靠賣書賺不了錢的書店。其實那兩個人傳達的根本訊息是「不想買」。或許很多人只是想要閒晃,而且想擁有不被誘惑、不被計算客單價、業績貢獻度的自由,於是書店就變成消費聚集地的免消費避風港。沒有書店的百貨,錢不會賺得比較少,只是顧客少了一個喘息的空間而已。至於不想買書,是另一個問題,但這裡就不說了。

facebook原文

請你跟我這樣看藝術:《觀看的方式》

這本書的初版發行於1972年,當時先是有了同名的電視節目,然後才改寫為書籍。這本書挑戰了當時對於古典美學的價值觀,而到了今天,藝術作品挑戰政治與社會制度的風潮更可以從這本書中得到解釋。雖然名為「Ways of seeing」,書中對於歐洲藝術的觀點卻一直繞著階級與資本打轉。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