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個讓我感受到真實自我的「偶像」:濱崎步

我很少喜歡所謂的「偶像」,因為偶像本身和作品之間,總是有種不太貼合的感覺:像是角色扮演一樣,並不是在表現自己真實的想法。第一次讓我感覺偶像可以表現真實自我的人,是濱崎步。

從一開始用歌詞自剖個人經歷,到後來對製作的各方面有了話語權,可以自己動手修改造型、決定專輯曲風、選擇表演夥伴,幾乎可以說成為了製作人,都讓我覺得自己喜歡的不再是一個「商品」,而是有血有肉的人。

她也有過製作人被迫辭職的經歷。她選擇和製作人站在一邊,除了當時還不為人知的感情因素以外,應該也是體認到:因為有製作人的包容和協助,她才能做自己想做的音樂、展現自己認同的形象吧。當時她貢獻了公司近半的業績,當然有很強的話語權,也成功救回製作人。像這樣由藝人撼動公司政治,雖然是很少見的例子,她支持的人也有許多爭議,但這樣的骨氣還是讓我很佩服,也慶幸自己喜歡的是敢表態、不委屈求全的人。

Threads原文

華原朋美和TK走向分手的問題作《nine cubes》

不知道台灣哪時候開放了《nine cubes》——象徵華原朋美和TK走向分手的專輯。雖然我不算粉絲,但以前頻率比較低的時期反而常聽⋯⋯

開頭的「daily news」就相當悲劇:稱不上出色的雷鬼諧趣曲調,配上輕重緩急漫無章法的可愛風(?)唱腔,呈現出有點詭異的精神恍惚狀態。還有旋律宛如雲霄飛車高低起伏的「tumblin’ dice」:專輯新錄的vocal大失控,過剩的抖音和感覺快唱到哭的緊繃嗓音,聽起來像是駕馭不了這首歌,反而單曲發行時上節目打歌的狀態是最勇的,讓人疑惑專輯的錄音怎麼會變這樣。

正統抒情歌「here we are」其實有些單調,尤其副歌,很難說是寫得很好的歌。再加上當時她對中低音的掌控較弱,拉長音時不由自主的走音,像是又搞砸了⋯⋯但我覺得就只是不適合她而已。

其他非主打歌感覺都挺隨便的,旋律、編曲結構不完整、氣氛莫名詭異,也有可怕的歌詞:「站在大樓屋頂的角落/各種想像而感到恐怖」(need somebody’s love),各方面都給人不太健康的感覺。但就是有一種魔力,讓我偶爾想聽這張專輯,大概覺得這是負面情緒可以沉浸的空間吧。

Threads原文

Kpop粉絲學韓語人數較少的可能原因

有人提到K-pop演唱會大多有翻譯,但日本藝人通常沒有,而且感覺大部分歌迷還聽得懂。大家都開玩笑說粉絲「人均N1」,但K-pop粉絲不會韓語的反而是多數(很基本的用語不算)。我在出版社也注意到,學韓語的風氣始終和日語有段距離,甚至還有一點下滑的跡象。

Read more

BoA「I SEE ME」

又找回BoA的日語單曲「I SEE ME」來聽,真的很喜歡這種發人深思的歌詞。用過去的理想衡量現在的自己,可能會感覺自己根本一事無成,但事實是生命一直在默默前進,不可能總是原地不動。現在的自己,可能已經到了以前沒想像過的地方,可能不如預期,但也可能是最合適的安排。

不知不覺裡 在自保與熱情的狹縫間掙扎
隨著季節更迭 越來越模糊
往日所描繪的未來
 
「不過,這樣也好」心它這麼說道
與其循著未來的藍圖
不如懷抱著確實已到手的當下前進
I SEE ME
失去的 以及獲得的…
用曾經走過的歲月編織出明天
這份苦澀 是為我指路的路標

至於歌本身,不得不說這時候可能是她歌唱實力的高峰期,大量高音區的強混聲與各種轉音,聽起來太爽快了。最近的歌就大多用假聲、氣音取代,雖然是比較輕柔婉約,但就是沒有年輕時那麼powerful了。

Threads原文

Jpop勝過Kpop之處:多元性

雖然我現在K-pop聽得比較多,但還是覺得J-pop的多元性大勝。韓國除了偶像藝人以外,還有第二梯隊hip-hop/r&b,也有一套成熟的商業模式。至於獨立樂團環境就比較低迷,而另類音樂不闖海外幾乎是死路一條。

我在想,是否因為日本livehouse體系比較成熟,讓比較多樂團有可持續的實體演出環境,而比較容易培養歌迷、維持收入,也確保了多樣性?

韓國的實體音樂場地以夜店為主流,EDM DJ和rapper都有表演的舞台。而樂團為主的livehouse雖然也有,但就是沒那麼興盛,給地下音樂人的舞台就少了。

看起來,日本培養獨立音樂的土壤似乎比較肥沃(當然人口優勢可能也是個原因),所以在大型資本主導的流行音樂以外,日本總是有非常多獨立樂團可以挖掘。這種由下而上的自發性音樂發展,應該是樂壇推陳出新的重要動力吧。

Threads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