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始讀 Steven Pinker 的《Enlightenment Now》

在我讀的語言學研究所,所有研究基本上都建立在「人類有一些共通的內建語言機制」這個前提上,這一派的教主 Noam Chomsky 沒人不曉得,但我對於也有類似論點、寫了《語言本能》(中文版是頗具爭議性的洪蘭翻譯的)的 Steven Pinker 就不太了解了,書也沒看過。最近忽然想到他,結果卻買了他試圖證明世界是越來越進步,而不是越來越無可救藥的新書,因為我還是想對未來有希望。

話說回我研究所的時候,其實我的論文是要看相反陣營的學說(不需要太多天賦的語言心理結構,也能學會語言)能不能成立,還好最後的結果是不行,沒有背叛我們的研究基調。但我本來真的是想叛逆一下的,因為我當時已經沒有太大的興趣做所上的研究了。

facebook原文

philosophy

不知道是不是為自己論文的難產找藉口,我覺得,在寫好論文之前,要先說服自己。我沒辦法想像自己完全置身事外,裝作那些理論和我完全無關,因為我有自己的人生哲學,對於各種理論當然會有個人的偏好。在不同的理論之間遊走,甚至嘗試接受不同的看法,竟然會有掙扎的感覺。所以,對我而言,寫論文就是一種自我說服的過程。

Read more

研究生活

身為「研究生」,我不知道該不該說自己過的是「研究生活」,因為除了要交報告的時期之外,我的生活還是和大學的時候一樣,有事就做,沒事就儘量打發時間,根本不想每天苦讀專著和學術論文。不過,最近我終於可以說自己過著像樣的「研究生活」了。

Read more

language (two)

上次的結論是,語言是人類說服慾的體現。但對我而言真的是這樣嗎?我對語言產生興趣,是因為背後的說服慾蠢蠢欲動嗎?我沒這樣想過,因為我從小就沒有說話的天賦,甚至可以說是有點討厭說話,只喜歡自己一個人玩拼圖和算術。如果把年輕時的爸爸和媽媽抓到現在的時空,他們應該會驚訝於我的牙尖嘴利吧。但人生的發展就是那麼不合邏輯。高中以後,我的數學成績不再優秀,但另一方面,我開始熱衷於聽「空中英語教室」,英文漸漸成為我的拿手科目,然後又因為聽日文歌而開始自學日文。高中畢業以後,在大學聯考取得了好成績,就順理成章地進入外文系。

Read more

language (one)

今天去了一趟台北,一樣是為了到北美館看展覽。我想看的是書法展,感覺不錯,只是我壓根不懂書法,就當成畫展來看。印象最深的「非草非非草」幾乎可以算是一幅畫了。對我而言,還是現代藝術比較習慣,所以反而多花了一點時間在一樓的「心智空間衍繹」展,雖然我根本忘了這時候有什麼展覽。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