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就是戲,真的嗎?:《自由生活》

有一句名言說「人生如戲,戲如人生」,時裝劇的流行似乎更是這句名言的強力背書。《自由生活》這本書非常寫實地描繪出中國移民在美國的生活記事,但看起來一點也不像一般的電視劇或電影,如果硬要說成電視劇的話,大概是大愛台那種節奏的吧?可是,難道小說一定要提供戲劇嗎?如果小說提供的是寫實的生活,又會怎樣?

(內有小說情節,不喜者請勿閱讀)

讀完這本長篇小說的時候,雖然感覺有點溫馨,但同時也覺得少了什麼。如果是一般的戲劇,主角通常會達成某方面的成就,但這部小說的主角武男最終卻像是回到原點一樣(至少表面上如此),回到他原來平淡的生活。讀到中途的時候,我常常覺得,武男會不會成為某方面的出色人物呢?例如,去紐約做編輯工作的時候,就覺得他有可能成為文學界的重要人物;開餐廳的時候就覺得他會當個成功的老闆典範;寫詩的時候就覺得他會成為一位有名的詩人。結果他最後什麼也沒當上,依然沒沒無聞。或許是因為我被電視劇荼毒太深吧,一直期待在小說裡看到「戲劇效果」,反而忽略了作者一直想傳遞的訊息。

小說提到了「美國夢」這個概念,也就是新移民在美國出人頭地的夢想。武男雖然並沒有刻意追求美國夢,卻也(有意或無意)達成了:由於妻子萍萍沒辦法繼續當管家,武男一家不能繼續住在僱主家,被迫另尋住所;他們買下一間南方的餐廳,辛勤工作獲得回報,最後付清了湖邊房屋的貸款,還買了車,和當時大多數中國新移民相比,簡直太幸福了。如果這是個一般的成功故事或勵志傳記,那麼故事在這裡就可以劃下句點了。這部小說之所以特別,大概是因為男主角武男從來不認同世俗的價值觀吧,當他達成以上的物質目標以後,他反而感到空虛,甚至後悔忙於餐廳的工作,覺得「美國夢」是個騙局。後來萍萍懷孕,讓武男覺得自己又有了夢想,但上天彷彿是在開玩笑一樣,嬰兒最後變成了死胎,武男意外獲得的夢想又破滅了。這時候他才發現,自己從來沒有真正為當詩人的夢想努力過,他的生活除了賺錢以外什麼都沒有,毫無「精神生活」可言。這種疑問雖然很多人都有,但通常只是想想而已,睡一覺醒來又繼續一成不變的生活。

故事的最後看起來像是個反高潮:萍萍的脊椎因故受傷,武男考慮到餐廳工作時間長,沒辦法好好照顧萍萍,便毅然決然將餐廳轉手,到飯店上夜班,就像回到以前在工廠守夜那種兼職生活。不過,武男的心態已經和過去大不相同了。首先當然是因為已經有了穩定的經濟基礎,他才能把更多心思放在創作上,不必再整天為工作汲汲營營(所以他拒絕了成為正職飯店經理的機會);而且,他已經對舊情人完全死心,對萍萍的態度也從一開始的毫無感覺變成珍惜,因為過去一連串辛苦的日子已經證明她願意為家庭犧牲自己,這是她展現愛的方式。雖然結尾可說十分平淡,但讀者至少可以猜想,武男以後會寫更多詩、花更多時間照顧萍萍(因為他實在不是個擅長表達愛意的人,熱情只能轉化為實際的關心)。作者想說的或許是:與其一味追求世俗的夢想,還不如多注意生活中的人事物,並充實自己的精神生活。

除了這條明顯的敘述主軸以外,讀者也會發現小說是由許多短小的章節構成的;或許也是因為這種細碎的結構,使得故事中充滿瑣碎的生活片段描寫,也討論了許多不同的面向,從這些各別的面向都可以看出武男對世俗價值觀的不認同。例如,提到國家認同的問題和盲目愛國的人,武男就說人民不一定要認同國家;提到有很多人去教會是為了交際,武男卻覺得自己不能因為這種理由去做禮拜(事實上,他也不太想和其他中國移民打交道);提到有人用金錢衡量繪畫的價值,武男關心的卻是作品有沒有原創性、是否發自內心。簡單地說,武男不是個實際的人,總是和主流價值觀作對,也難怪他交的朋友少了。就算是他的好朋友迪克,大概也沒辦法通過他的價值標準,因為迪克出詩集是為了保住教職。像武男這樣有崇高理想的人,總是免不了理想與現實的衝突。

所以,「自由生活」指的到底是什麼呢?我認為,應該是「不受世俗價值觀約束的生活」吧。金錢、物質、名譽、地位、美色……等等都是世俗的「成就」,但也可以說是一個又一個的枷鎖,讓人沉迷在無意義的追求之中,變成浮華世界的一具傀儡。想要獲得自由,就要為自己真正喜愛的事物而活。武男最後選擇了詩歌與家庭,雖然犧牲了事業,卻換來更多快樂。作者花了許多篇幅描寫生活瑣事,或許只是想說:生活的可貴之處就藏在不起眼的瑣事裡。

如果你是個喜歡「精彩圓滿大結局」的人,這本書大概會讓你失望;如果你喜歡有個人像寫日記一樣仔細地描寫每一天的喜悅與悲傷,這本書可以讓你看到一個活生生的人,對著你的內心深處說話。真實的人生和真實的戲劇還是不一樣的。

自由生活(A Free Life)/哈金著(2007)季思聰譯(2008)/時報
ISBN 978-957-13-4874-2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