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新型態「實體專輯」的想法

去了昨天開幕的K-MONSTAR微風南山店,一長排的人都是要買Kpop專輯和週邊!要不是單價不能和精品比,不然肯定是地下室店王吧。Kpop產生的經濟價值真是太驚人了。

我也買了一「包」新型態的專輯(LE SSERAFIM《EASY》的Weverse版),只有撲克牌的大小,內容是一些照片卡(其他專輯可能有摺頁或其他附件),以及背面印有app專輯下載QR碼的小卡。CD已經不是必要的,甚至下載專用app來聽音樂好像也可有可無,價值只在於印刷物本身而已。專輯已經不能只是音樂的載體,就像未來的書也不能以資訊載體的必然型態自居。

facebook原文

老家房間開箱:首次出聲配音的影片

在「老家房間開箱」的影片,我終於在自己的YouTube頻道出聲配音了!

我覺得自己講話的聲音不是很好聽,所以一直避免在影片裡出聲。但是我發現自己和別人一樣,越來越常「聽」影片而不看畫面,再加上這支影片是回顧我自己以前的東西,我覺得還是要用自己的聲音說明才行,就開始了好幾天辛苦的錄音過程⋯⋯

Read more

Aura-Soma B91 Feminine Leadership

找回自己的聲音

過了半個月,第一支配旁白的影片終於要完成了。過程非常辛苦,因為習慣了用懶散的發聲方式說話,錄出來的聲音就非常軟爛無力,逼迫我察覺自己的問題並且修正,常常一句話就要錄十次才勉強滿意。

錄完之後,發現我平常講話的音量也變大了,多了一些胸腔共鳴。其實以前別人常說我聲音大,後來不知道為什麼慢慢變得小聲了。我想起之前寫的「我擔心沒有人會認真聽自己說話」⋯⋯所以我就不敢大聲說了嗎?

我的胸骨是有些塌陷的,或許也反映我在壓抑自己的聲音。認真聽自己說話,大概就是我找回自己聲音的第一步。

Threads原文

為什麼普通人不需要勉強買名牌

我覺得名牌很棒,也很羨慕別人擁有,但我認為勉強擠出錢買一個單品是沒意義的。這是因為,名牌能否顯現它的價值,取決於穿戴者整體的質感。就像有人全身地攤貨卻拿LV包,通常會被懷疑那是假的:好東西需要好的氛圍襯托。這可以分為幾個層面。

第1是純物質層面。全身的穿搭是否能和這項單品匹配?並不是說拿了名牌包就必須全身名牌,而是穿著應該和名牌的氣質相稱:名牌的出現是自然而然、合情合理的,而不是突兀的、感覺像是 「嘿!你看我有這個名牌包!」。

第2是儀容層面。不需要是帥哥美女,但至少要把自己打理乾淨,適度美化自己,讓自己和穿著的東西質感一樣好。可惜這方面我往往比較隨便。

第3是舉止層面。我覺得這是模仿不來的:對名牌習以為常的人,能展現出超越這些東西的自信與從容。

我和從容的生活也距離很遠。當我每天擠在捷運車廂通勤時,就覺得這麼委屈的自己,在同樣委屈的人群之中,並沒有誰比誰高級。穿得很厲害又怎樣呢?還是輕鬆一點吧。

Threads原文

Jpop勝過Kpop之處:多元性

雖然我現在K-pop聽得比較多,但還是覺得J-pop的多元性大勝。韓國除了偶像藝人以外,還有第二梯隊hip-hop/r&b,也有一套成熟的商業模式。至於獨立樂團環境就比較低迷,而另類音樂不闖海外幾乎是死路一條。

我在想,是否因為日本livehouse體系比較成熟,讓比較多樂團有可持續的實體演出環境,而比較容易培養歌迷、維持收入,也確保了多樣性?

韓國的實體音樂場地以夜店為主流,EDM DJ和rapper都有表演的舞台。而樂團為主的livehouse雖然也有,但就是沒那麼興盛,給地下音樂人的舞台就少了。

看起來,日本培養獨立音樂的土壤似乎比較肥沃(當然人口優勢可能也是個原因),所以在大型資本主導的流行音樂以外,日本總是有非常多獨立樂團可以挖掘。這種由下而上的自發性音樂發展,應該是樂壇推陳出新的重要動力吧。

Threads原文

Jpop普及度被Kpop超車的原因

我自己認為Jpop普及度被Kpop超車的原因是:缺乏網路行銷意識。在YouTube崛起的時候,日本唱片公司放個MV也扭扭捏捏的,有的不放或只放短版,或者放了還要鎖地區,不給國外的人看。同時韓國公司則是努力讓影音內容上網,再加上收視率很低但網路觀看次數很高的音樂節目打歌影片,一堆可以免費看的歐尼和歐爸,自然吸引了許多國際粉絲。

謹慎處理海外版權不是壞事,但在這個時代就顯得謹慎過頭了。日韓的差別變得很明顯:一邊緊緊抓住內容,希望大家因為看不到而想花錢購買;另一邊則是努力把內容散播出去,當成宣傳工具,等待歌迷累積並且花錢購買週邊產品。

當然現在日本唱片公司也意識到這一點,努力跟上網路化的腳步,但看在我這個從Jpop轉到Kpop的樂迷眼裡,他們做的總是還不夠多。

Threads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