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戴立忍的道歉文

看了戴立忍傳說中兩面不討好的超長道歉文,看到有人說失望,有人笑他騎牆派,我只是覺得困惑。

事情發展到這個地步,顯然道歉已經挽回不了什麼,他大可發一篇簡短、標準、「政治正確」的文章說byebye,反正沒人在乎他是不是發自內心。但是他沒有,反而是把自己的心路歷程回顧一遍。就算大家都不買帳,說他虛情假意,但再怎麼說,裡面還是有很多真心話吧。雖然沒有人要聽。我困惑,他為什麼堅持發這篇顯然很「失敗」的道歉文?

現實情勢如此,結果或許早已註定,但一個人回歸自己的內心時,最終還是該對自己誠實,不會因為外在情況而改變。我反而覺得他不是虛偽,倒是太誠實了,誠實到把自己內心的所有細節都寫出來讓人看。細節太多,別人就看到他的矛盾。但是哪個人不矛盾呢?誰能保證自己心中只有唯一的真理呢?

他給了他的回應,批評的人就盡量批評吧。我想,只有他知道自己是否無愧於心。

facebook原文

關於「化石」

作者的心情變成了化石,就是「書」吧。

-祖父江 慎,MdN 2016年7月號

化石」是我在四年的空白之後交出的最新詩作。在停筆之前,我寫了超過十年,雖然作品不多,也不曾以「詩人」的身分活動,但總是斷斷續續地寫。大約在出版社的工作開始之後,我好像失去了寫詩的題材、動機和語言。雖然也試過努力擠出什麼,但寫詩這回事,如果不是處在一種「可以寫」的狀態,就寫不好。既然沒有寫的動機,也寫不好,寫詩這件事就被我擱在一邊了。不寫,好像也不要緊。

可是,有一件事情忽然觸發了我,推動我再次使用詩的語言去創作。最近因為想看日本書籍設計鬼才祖父江慎的訪談,我買了《MdN》雜誌。而封面上的這句話,一下子就抓住了我。一開始我並不完全明白這句話和我的關係,直到寫好「化石」這首詩以後,我發現這其實是一個線索:關於我最近的學習、關於我最近的思考……關於我自己。

Read more

主動經營公司粉絲團的理由

今天看唐立淇的直播的時候(其實我都是等到結束以後看重播),忽然發現我主動、自願經營公司粉絲團的理由:因為「獅子座很愛面子」(我的上升星座是獅子)!既然都開了粉絲團,那麼放著不理、po沒有營養的文章、放不好看的圖……我覺得都是對公司形象的損傷。

所以,雖然我也沒有太多餘力去做,但我至少讓它經常有文章,而且讓圖片的風格有一定水準。雖然我都是用PowerPoint做的啦……但我相信自己的美感和執行能力(即使用PowerPoint!而且我覺得還蠻便利的)不會輸給別人。有些比較大膽的設計,在我們的書上面可能還沒機會採用哩。

雖然如果可以的話,我是希望不要有粉絲團這件工作啦(巨蟹座本身應該是比較懶得經營形象,該說上升獅子救了我嗎)……但另一方面又覺得,這件事情其實比我主要的工作還有趣,而且讓我活得比較像自己。我就是讓自己「附身」在那上面吧。

facebook原文

沒效率的文字,也有存在的意義

一則網路新聞的標題說:「Facebook預言5年後進入全視頻影像時代 文字幾近消失」。這是「預言」,還是facebook幫我們「決定」的未來?雖然這其實只是一個區域的負責人說的話(這個下標和配圖讓人誤以為是總公司發表的,或者是照片上這個人說的)。

我希望這不是「未來」的全部,就好像facebook也不應該是生活的全部一樣。「承載更多資訊」、「傳遞更有效率」?或許對,或許不對,但傳遞訊息的效率真的是一般人選擇溝通方式的準則嗎?

對我來說,文字其實不完全是表達或呈現自我的工具,有時候我組合文字像是在玩,或者像是在操作它,我使用文字的時候會感覺到一定程度的抽離。文字有它本身的邏輯,我寫出來的東西必然和我本身有一些差距,這樣的文字當然是「沒效率」、「不太能幫助理解」的。但那又怎樣呢,就像小孩不需要解釋他為什麼愛玩某個玩具一樣,就算給了解釋也不見得是真的。

在不太鼓勵你只寫文章的facebook寫文章,我覺得,很好玩啊。

facebook原文

吃飯不看電視新聞

雖然有些人吃飯配新聞好像理所當然,但我現在發現自己很少這樣。我三餐都外食(沒有廚房空間),其實應該有機會遇到那種播新聞當配菜的餐廳,但我好像有意無意都避開了,回台中的時候還會自己坐在廚房吃飯,不想被客廳的新聞打擾。

其實,餐廳播電視新聞真的有加分效果嗎?我只覺得看了就心情不好,飯也變難吃了吧。其實也不只是吃飯的時候看不好,以現在某新聞台用影片連續轟炸煽動情緒的表現來看(還真的是回來才會看到如此奇葩的頻道),會想看這種東西的人應該心理屬性也頗M。看了10分鐘我就想幫自己驅邪了。

過了幾年不怎麼看電視的生活,覺得心理上少了很多被擾動的機會,是件好事。何況現在各種消息根本不請自來,不看電視可能還更早知道。某些電視新聞用煽動情緒的手法抓住觀眾,訊息傳達效率也變差,已經不符合新時代的精神生活需求了。

facebook原文

blog註解:當時某新聞台狂播某人羞辱榮民的影片。我回台中,就會看到那個我不想看到的新聞台,因為我爸媽總是會看。這間新聞台炒作這個話題,讓我對它更加反感。

facebook會放大群眾的情緒

我想,facebook 對於促進人群的情緒共感,是很有幫助的,只是有時候會把情緒過度放大,那剛好又是我不太擅長處理的。我能做的,大概就是不認同情緒,也不抗拒情緒,讓情緒流過就好。

我發現,如果我感覺到什麼情緒,很有可能只是別人傳遞給我的,而我自己的感覺其實沒有那麼強烈,也就沒什麼需要抒發的。我就是看別人抒發他們的情緒,或者不看。

facebook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