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上的鬱悶感,造成對於小說的沉溺。為了更了解「不是蘋果」這個人物原來的樣子,我回頭找了《體育時期》來讀。因為從頭到尾(一部分除外)都用一般人並不文縐縐的口吻來描述,所以我在圖書館把上下學期的內容都讀完了。這應該是我有生以來第一次在圖書館讀完一部書吧。讀完以後感到很空虛,或者更正確地說,是空洞。是現實生活的空洞。
既然作者表明自己用椎名林檎作為「不是蘋果」的原型,想必會有人衝著椎名林檎去讀,或者說他拿歌手當作吸引讀者的手段吧。書裡對於椎名林檎的音樂確實作了不少描寫,因為她是不是蘋果的偶像嘛。但如果想看威風的蘋果,就要大失所望了。在香港這個城市,不是蘋果成了個落難的椎名林檎,歌詞沒人看得懂就算了(而且實在寫得不太好,因為作者是初次嘗試寫詩,在《時間繁史》就稍有進步了),想公開演出也都得委屈求全,更別妄想靠搖滾吃飯了。所以請千萬不要抱著朝聖的心情來讀這部小說。
剛才說的當然不是小說的核心議題。這部小說有個奇妙的設定:即將大學畢業的女孩貝貝,受到某種「羞恥感」的召喚,和搖滾女孩不是蘋果搭上線,過了一年不知道算不算是朋友的生活,在搖滾樂聲中迎向青春的盡頭。不,不是那種勵志熱血青春小說,沒有什麼一步一腳印朝著夢想奔跑,不對,就算有什麼夢想中的目標,應該也會發現只是海市蜃樓吧。
重點是「羞恥感」,那種同時是被害者也是加害者的心情。這種羞恥感的基礎是肉體的,但也可以推展到其他使人受到限制的領域,例如言論自由、金錢掛帥之類的。我們是社會體系的受害者,同時卻又默許社會的暴力。即將成年的青少年感到處處受限的時候,會不會意識到自己是沉默的加害者?我們能不能自外於這個共犯結構?為了認清現實,兩位女主角分享的並不是甜膩膩的「友情」,而是衝擊與傷痛,直到揭出最底層的瘡疤:對現實的默許,和迎合現實的偽裝。作者有時看似莫名其妙地跳出來談自己的生活,文學不受重視的情況,和文學中情欲書寫的概況,我認為其實都和這個「對現實不滿」的主題有關。
這樣看的話,故事的結局顯然是既殘酷又現實的,女孩們的努力終究只有她們自己知道,青春的流逝也是無法抵擋的。雖然貝貝寫道「青春一切/並不殘酷/也不空虛/只是無用」,但知道那「無用」的真相不是更殘酷嗎?不過,往好處想,我們也可以把自覺的種子永遠留在心中,等待萌芽的時機,這樣的話,這個世界也不是完全沒救的。雖然不是個很討喜的安排,但那殘酷感確實沒話說。
最後我才想提形式的部分。書有三十章,作者就翻玩了三十種不同的敘述方式,包括劇本、論文、引文、日記、電郵、抄寫、選擇題,甚至亂碼。當然成品是非常破碎的,好像很多現代電影一樣不斷轉換視角,彷彿某個特別的角度可以營造特殊的戲劇效果一樣。幸好人物的情感並沒有因為形式的混亂而變得虛假,但堅持形式的變換似乎也沒有帶來太好的效果,雖然偶爾給人驚豔的感覺。不過,既然作者承認他是在作形式的實驗,成品也不算壞,我就不對這方面苛求了。
讀的是台灣的版本,但我更想讀的是香港版,因為廣東話部分的修改令人感到不太自然。可惜那家出版社似乎收了。
2015.09.23回顧:
現在看起來,這本書的概念是過時的,但這是因為社會有了進步。在太陽花和雨傘運動過後,有更多年輕人不再對現實的殘酷袖手旁觀。我們已經知道,不能繼續被動地忍受羞恥了。所以我認為這已經不是現在的社會最需要的書了,而且這是一件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