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層皮膚-當代設計新肌體

這次到台北,除了看濱崎步的演唱會以外,還有個重要的任務,
就是到當代藝術館看Second Skin這個展。

這並不是一般的藝術展覽,訴求方向也比較講究知性,
聚集了各個設計領域中出現的皮膚意象。

第一間展室有許多近看人體皮膚的照片,
讓我們先確認皮膚的本質,接下來才是一連串的驚奇。
(雖然把乳頭和嘴唇的照片擺出來已經很有震撼力了)

開頭的「生物科技之美麗與驚恐」就想把人嚇死……
微微發光的人臉機器人,隱約看得到裡面的線路,煞是恐怖;
有活蕈的衣服雖然把「纖維」變成活的,
但看起來反而比死的更嚇人。
還有整型的過程記錄片……現場還放著月光奏鳴曲!?
搞什麼又不是在拍恐怖片……
似乎是想要灌輸「人造表皮可以很嚇人」的觀念吧。

我最喜歡的是「活建築」這個部分。
建築物的外牆除了遮風蔽雨與美學價值以外,
還有什麼功能?
有個作品看起來很神奇,說能收集、分配水,接收太陽能,
分離空氣溫染,感覺還真像是人的皮膚!
我最感興趣的是「BIX媒體外牆」,
雖然不像小巨蛋的外牆一樣五彩繽紛又細緻
(它的組成單位是大大的日光燈圈),
但凹凸的外型和獨特的粗糙、漸層感反而讓建築物更有個性,
牆上播放的動畫則是它專屬的服裝……
這個設計讓建築物表現自我的能力更上一層。
(小巨蛋那種螢幕就只能拿來播放廣告了)

「人造物的情慾性」也很有看頭,
最令人驚奇的莫過於把香奈兒的logo和花紋直接刻在皮膚上!
愛名牌成痴的結果,會不會就是把名牌直接弄到身上呢?
名牌和身體的關係是什麼?
又如畫著裸體的衣服……看起來是穿了等於沒穿,
但實際上還是有些微的差別,就是真的裸體變成假的裸體……
穿衣服就只是為了遮掩身體嗎?
或者,想像一下皮製的衣物……如果是用人皮做的又如何?
佈滿乳頭、屁眼的皮包和高跟鞋,你敢用嗎?
和其他動物的皮又有什麼差別?

這一區還是有比較實用的作品……
例如可以玩虛擬.性遊戲的衣服(笑)。

其他兩區,「照明物與發光表層」和「身體護具」,
看起來比較像是廠商展覽會場……
因為燈具穿著衣服並不是件奇怪的事,
所以展覽品反而感覺不怎麼特別;
身體護具的部分展出了一些材質或功能實用的衣服,
但或許是太實用了,所以我沒什麼感覺。
不過,展示衣服的部分鋪了一些特殊的彩色地板,
裡面的顏色都是液體,踩上去就會讓花紋產生變化,
這種「地板的皮膚」感覺還挺有趣的。

最後的展間裡有一些經過特殊包覆處理的桌椅,
這部分也沒有什麼令我驚訝的感覺。

總之,這次的展覽的特殊之處還是在於設計上的啟發性,
而且有許多是已經實際應用的,有些則是有繼續發展的潛力。
隨著科技的發展,我們對於「皮膚」的觀念或許也會跟著改變吧,
但我們與生俱來的皮膚依然是這一切的起點。

2015.07.10回顧:
當時我可能沒有注意到,「設計」這個詞的定義還蠻寬的,它可以很藝術,也可以很實用。那設計的本質到底是什麼呢?或許是一種用創意扭轉現實的行為(但別的領域也都有)?既然設計的本質這麼模糊,領域又這麼廣泛,這或許表示設計界最需要的是跨領域的通才吧。掌握的知識與資源越多,創造的可能性就越大。言歸正傳,這個展裡面雖然有很多看似不實用的東西,但它們的價值在於思想上的前衛性與啟發性,看了還是很值得的。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