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這本書,是因為它和《時間繁史.啞瓷之光》有點像,都有走到生命盡頭的作家,也都有為了寫論文而拜訪作家本人的女學生。其實莫頓的這本小說是1998年的作品,《時間繁史》是九年之後的東西,我不敢說董啟章是否受到莫頓的影響,也不知道這種逆時的閱讀方式會不會造成觀點上的偏頗,但比較這兩部作品,我還是發現了一些有趣的地方。
我先解釋為什麼會把「小宇宙」當成標題。莫頓在新寫的序裡提到:「我們每個人都居住在我們自己建構的世界當中」,而不同視角的切換也是這部小說的特色之一。當章節告一段落的時候,如果不是場景換了,那就是作者要用另一個角色的角度來描寫事情。作者的寫法很特別,因為他一直很努力描寫書中的人物如何看待別人的行為,又如何揣測別人的想法。這樣看起來,就像是每個人都活在以自我為中心的小宇宙裡,用各自的方式想像真實世界的模樣。這些小宇宙偶爾有交集,卻無法融合;有時候他們以為自己了解別人,最後卻發現自己錯得離譜。最明顯的例子大概是作家席勒和女學生海瑟的關係:海瑟的熱情用在追求文學體制的肯定,席勒的熱情卻是對寫作和妻子的純粹感情。當他們的熱情融化彼此時,他們以為自己能滿足對方的需要,最後卻發現自己的努力徒勞無功。當然,他們的相會並不完全是白費力氣:海瑟完成了論文,席勒找回了熱情,但達成這些的關鍵並不是另一個人的幫助,而是自己的領悟。他們永遠無法了解對方,就像海瑟永遠無法欣賞席勒後期的作品,而席勒也不懂她為何不喜歡一樣。至於《時間繁史》中的「獨裁者」,雖然嘗試在兩個人的小宇宙之間創造出共同的空間,也就是「嬰兒宇宙」,卻慘遭失敗。看起來,人與人之間似乎只能有短暫的交會,而不可能有永遠的結合。
又因為席勒和海瑟之間是作者與讀者/評論者的關係,他們的互動又像是現代文學評論的縮影。雖然我在外文系的時間像是白白浪費掉一樣,但是我總記得羅蘭.巴特一篇文章的標題,「Death of the Author」,意思是在解讀作品時,不必管作者的年代、背景和意圖。如此一來,評論者就不止是為作者服務,而是用自己的觀點和作者的觀點競爭。《黃昏時出發》如此,《時間繁史》也是。在莫頓的作品裡,作者的觀點和評論者的觀點都沒錯,但董啟章卻選擇讓作者的小宇宙崩潰,讓每個讀者的小宇宙取而代之。我曾經想過,這是否代表莫頓比較客觀,但再仔細想想,席勒雖然不堪,起碼算是個捍衛文學基本價值的英雄,而董啟章筆下的獨裁者卻是有自虐傾向的反英雄,會導向不同的結局也很自然。至少有件事是確定的:對於一件作品,作者和讀者總會有不同的意見。
這本書的另一個主題是熱情的熄滅,和重燃熱情的努力,或許就是書名「Starting Out in the Evening」的意思。席勒失去了妻子,卻也因此把死前的生命完全奉獻給寫作;艾瑞兒和凱西在各自的感情路上飽受挫折,才重新體認彼此的價值;海瑟曾經仰慕席勒和珊卓,最後卻對「人生導師」失去興趣,並且對於擁有自由之後的生活感到茫然。這四個人最後怎麼了?作者沒給答案。或許我應該視之為勵志性的結局,認為人都該尋找自己生活的熱情吧。
所以,我推薦這本書給對自己的生活感到心灰意冷的人,或許讀完這本書以後,會有重新開展人生的衝動。雖然書中不時可見作者展現自己的文學知識,也提到許多陌生的人物和書名(至少對於沒研究西洋文學,或者像我一樣外文系讀假的人而言),但不懂這些背景知識其實不妨礙閱讀。當然,懂那些背景知識的話,讀起來會更有趣,但這本書受歡迎顯然是因為它溫暖的筆觸和發人深省的主題,而不是因為它吊書袋吊得厲害。
2016.07.08回顧:
印象中,這本小說對文學和文化的討論,總讓我覺得有點打高空,大概距離太遙遠了吧。之所以會想讀這本書,是被書名吸引的,我一直都想知道晚年和死亡是怎麼一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