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ycle-16/⊙-225°/立冬/天蠍座/20191108~16
製造痛苦
是一門藝術
如何將謊言
包裝成合法的誘惑
還能讓你相信
這華美的表象
將覆蓋所有靈魂的疲弱
不可能
也不需要逃脫
「我想買東西的時候就會看書,看書就不會想買東西。」「我們在這裡看完,就不用買了。」在書店聽到這段對話,出版相關工作者可能會難受想哭,覺得他們怎麼不滾去圖書館,但我想換個角度看百貨公司裡光靠賣書賺不了錢的書店。其實那兩個人傳達的根本訊息是「不想買」。或許很多人只是想要閒晃,而且想擁有不被誘惑、不被計算客單價、業績貢獻度的自由,於是書店就變成消費聚集地的免消費避風港。沒有書店的百貨,錢不會賺得比較少,只是顧客少了一個喘息的空間而已。至於不想買書,是另一個問題,但這裡就不說了。
這本書的初版發行於1972年,當時先是有了同名的電視節目,然後才改寫為書籍。這本書挑戰了當時對於古典美學的價值觀,而到了今天,藝術作品挑戰政治與社會制度的風潮更可以從這本書中得到解釋。雖然名為「Ways of seeing」,書中對於歐洲藝術的觀點卻一直繞著階級與資本打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