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看2016台北雙年展

好久沒來了,大概覺得每次都花很多時間,這陣子都沒想過要花這麼多時間放空。雖然雙年展的作品越來越有需要思考、概念很縹緲的感覺,但面對這種內容,反而什麼都不想、專注在視覺、聽覺帶來的感受,還比較有體會。

今天我只看了一樓,還有三樓的雙年展回顧。這次選了一些像是檔案紀錄的作品,但呈現的訊息是:真實重現原來的事件是不可能的,那檔案紀錄可以彌補什麼,又能重新創造什麼?陳界仁的影像作品又成為焦點,他在樂生拍了一些影片,但重點不在紀錄歷史和抗爭,反而試圖和我們當下更大的社會環境作感性方面的連結。所以,或許不要思考太多,用感覺更能掌握這次展覽的主軸。

我現在有點僵硬的狀態,大概就是因為沒有撥出時間(=空間)好好感覺自己的感覺吧。

facebook原文

Zolloc

看到「Zolloc」這個人的作品,他的作品裡有很多手、腳、頭等等人體的部位,用一種會引發密集恐懼症的方式呈現,好像很輕柔卻又不舒服地挑動身體的感官錯覺。

我想,我可以用他選擇的顏色來解釋這樣的表現手法。他大量使用珊瑚色,尤其是中間色調的珊瑚粉紅,也有一些比較強烈的純珊瑚色。珊瑚色比起紅色/粉紅色偏橘一些。在Aura-Soma體系裡,珊瑚色代表一種很敏感的愛:我想愛你又怕傷害你、想被愛又怕被你傷害──我們應該用什麼方式愛彼此,才能和諧共存呢?珊瑚色想達到的終極目標,就是一種共好的「愛的智慧」。很有趣的是,他也經常使用和珊瑚色相反的藍綠色。藍綠色是心的溝通、超越語言表面的溝通,也代表在群體之中尋求個體性。在群體中彼此依存(珊瑚色)的同時,也需要用心展現個體的獨特(藍綠色),這中間的尺度該怎麼拿捏,正是新時代的人際關係微妙之處。

facebook原文

紙上藝術展與說故事的人:《以藝術之名》

這是一本以既有電視紀錄片為基礎而撰寫成的書。我沒看過紀錄片的版本,恐怕沒有資格論斷書籍脫離影片單獨存在的價值,但至少可以談談這本書給我的印象。對我而言,書中以不同議題區分的八個單元,就像八場以台灣藝術和社會不同面向為主題的展覽,書中的文字則像是策展論述和導覽的綜合體,但更偏重整體論述的故事性。每個單元的藝術家人數都不多,在維持內容多樣性的同時也確保每位藝術家的獨特個性能充分展現。想初步了解台灣當代藝術與社會議題的人,以及想開始認識一些台灣藝術家的人,都可以看這本書如何娓娓道來。

Read more

2010台北雙年展

很難用一句話概括看了這個展以後轉來轉去的思緒。和上一屆相比,這次雙年展雖然不再把火力集中於對社會的批判,但骨子裡還是延續了雙年展的叛逆傳統,甚至可能是令北美館頭痛的壞孩子,因為它試圖以各種方式侵入藝術體制本身,突顯其中有待檢討的現象,有些作品還介入北美館的行政體系,頗有以藝術家之姿入主美術館的姿態。本屆展覽的另一個特色是模糊了藝術家與觀眾的界線。藝術作品不止是藝術家餵什麼,觀眾就吃什麼。這個展覽的藝術作品比較像是藝術家與觀眾之間的溝通媒介,觀眾可以成為作品的一部分,甚至在作品中進行創作,而藝術家則可以扮演觀眾,觀察作品中發生的事件。這個展表面上很安靜,但在概念的層面上卻像是把藝術體制中每個人的角色重新洗牌,悄悄進行一場扭轉體制的實驗。

Read more

世外桃源:龐畢度中心收藏展

近幾年,大成本的藝術展似乎漸漸展露頭角,例如故宮的巴洛克展、歷史博物館的米勒展,借展的作品都大有來頭,再加上媒體宣傳的推波助瀾,成功地吸引了蜂湧的觀展人潮,也帶來可觀的收入。北美館似乎是想複製這種成功模式,向長久以來的合作對象──法國龐畢度中心──借來了包括米羅、馬諦斯、畢卡索等重量級畫家的作品,辦了這場名為「世外桃源(Arcadie)」的展覽,門票價格與前述兩場展覽相同。上禮拜好不容易抽出時間去觀賞,感覺展覽的主題似乎太大了,兩間展室的作品實在很難視為完整的論述,但驚喜卻藏在某些看似不搭調的作品裡,為這個可說老掉牙的主題提供了一些新的觀點。

Read more

請你跟我這樣看藝術:《觀看的方式》

這本書的初版發行於1972年,當時先是有了同名的電視節目,然後才改寫為書籍。這本書挑戰了當時對於古典美學的價值觀,而到了今天,藝術作品挑戰政治與社會制度的風潮更可以從這本書中得到解釋。雖然名為「Ways of seeing」,書中對於歐洲藝術的觀點卻一直繞著階級與資本打轉。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