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海說故事:《潮汐》

tides這是一本整體印象非常一致的詩集。因為是從小成長的地方,所以海島可說是蔡宛璇深植於內在的象徵系統。這樣一本充滿海潮聲的詩集,由澎湖縣文化局出版,不但有形式上的意義,更顯示詩集富有地方色彩。

我想先嘗試描述她的寫作風格。最常見的意象是海、雨、風、沙漠、沙河之類的自然風景,但她不是那種讚頌田園之美的詩人,詩中的大自然景象常常是不帶感情的。寫景的成分很高,但詩中的景物像是一張張的照片,都是片段的描寫;連續寫個幾行,風景就開始不連續地跳躍。這使得她的文字顯得特別冷靜,彷彿欲言又止,又像是根本無意明說,讀起來就像看圖說故事,要加上讀者的想像才能組成完整的劇情。這種風格獨具的寫法,或許和她長期從事影像藝術創作的經歷有關。例如〈夏天裡線條和它的影子〉裡幾段:「在一場雷陣雨下/城市被速寫//線狀,單色/速度暴躁均勻//夏天雨總是發青/路喧囂//季節風/港的味道/漫草」,不見得傳達了完整的意義,但豐富的感官印象已經建構出完整的氣氛。

除了技法以外,讀完這本詩集以後,讓我留下印象的不是某些特定的詩,而是貫穿每首詩的主題。從卷一到卷五,場景從自然界漸漸移到城市,充滿鹽和水氣的氛圍也慢慢變得乾澀。卷二的〈然後〉對於身處於自然的人類有很美的形容:「然後是大海/然後是拍岸的浪/然後是一枚潮溼的貝類/然後我的/我的指腹 出現珍珠/如果星子們是無邪的/願我們的笑靨無垢/放心吐絲/將手握緊安歇在黑夜」,彷彿我們可以在永恆的宇宙裡遺忘時間。有時候,我覺得作者就是這片海,海浪是她的呼吸,潮汐是她的清醒與睡眠,因為這片海和她的思緒密不可分。

所以,當場景轉為城市的時候,雖然風景的跳躍依舊,我卻感到迷惑,因為這時候的文字像是迷了路,我無法體會作者對於城市的感情,只覺得(或許她也這麼覺得)想回到海邊。卷五的〈盆地暑季〉裡寫了一些街道的名稱:潮州街、麗水街、龍泉街……而作者想的竟然是「渴水的沙漠」;〈離行〉的第一段更令我有找不到施力點的無奈感:「沒有名字的故鄉。咖啡漬。摩擦。/灰石。午夜之光。蹲下。舊菸紙。昨日。/過期的命題。帶狀。時間之絲。」

我忍不住想,為什麼用同樣的筆法描寫自然和城市,沒辦法傳達相同的感覺?或許是因為,城市裡的她只是純粹的過客吧。她的身體沒有對城市產生認同感。所以雖然她筆下的自然風景也顯得荒涼,但不像寫城市那樣充滿無力感。當讀者知道她離鄉背井、遊走於城市之間的經歷後,或許會覺得詩集後半部的轉變帶點悲劇性的美感吧。或許,有了兩種不同情境的相互對照,更能感受漲退潮的對比吧。這個宏大的主題,讓這本詩集儼然成為她年少時期的(部分?)自傳。或許是我的偏見,但我選擇相信,她身體裡的內海從未乾涸,並且依然默默地支持她的生活。

2016.07.08回顧:
後來她隔了很久才出了另一本詩集《陌生的持有》,但內容也只是重新整理法國生活時期寫的詩。我買了,設計相當特別,一頁一頁半透明的描圖紙,文字和描線圖層層疊疊,但我感受不到讀《潮汐》時那種對於大自然原力的感動。或許詩這種表達情感的方式,已經淡出她的生活了吧。我又何嘗不是呢?(雖然我在詩的領域根本沒留下什麼活動紀錄)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