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構城市,真實寓言:《看不見的城市》

invisible cities該怎麼形容這本書呢?十一個主題,五十五個虛構的城市,九段馬可波羅和忽必烈之間的對話?比起實際的內容,它的形式似乎更引人注目:書中的城市組成一個象徵系統,馬可波羅和忽必烈在這個形式之上進行討論,作者和讀者又在書本之外思考。在層層包覆之下,這本書真可說是「後設的後設城市史」了。

雖然以虛構為基礎,但在這個虛構的基礎裡,似乎到處都有真實世界的影子(尤其是以全球化為主題的「連綿的城市」)。我甚至覺得,作者之所以在深入描述城市之後,又一層層地抽離文本進行討論,是為了能夠同時以主觀和客觀的角度看待真實世界。虛構為了現實存在,如果它與現實毫無關係,那它的存在就沒有意義了。

那麼,就從城市故事的部分開始討論吧。這五十五個顯然不存在的城市,有各自的性質,有些比較真實(例如把垃圾往外堆的城市),但大部分是寓言式的(例如只有新訪客看得見美麗細節的城市)。這些性質似乎適用於許多城市,甚至每一個人類城市。這些城市通常很矛盾:為了利於記憶而僵化死亡的、由於不斷改變而維持不變的、失去工作就無法玩樂的……這樣看起來,人類的確有點自尋煩惱,在實現理想的同時,也帶來了困擾,就像華麗與腐敗、貞潔與淫穢等等對立的性質,總是彼此依附,無法捨棄其一。書中最後一個城市故事是這樣說的:在不義的城市中有正義的種籽,但在正義的種籽中也有不義的種籽,永無止盡。總是會有人覺得自己更能代表正義的一方──相對於大眾而言。而新的價值觀在被接受之後,又成為另一群人撻伐的對象。對立似乎是人類社會中的自然現象,各種價值觀也由此衍生。

馬可波羅和忽必烈之間的對話就更有趣了。這兩個人是真實的人物,他們也的確見過面,但這本書裡收錄的對話顯然是虛構的。馬可波羅說著城市故事,忽必烈則在聆聽的過程中不時提出疑問。身為讀者,我很容易把自己放在忽必烈的位置上,也理所當然地把作者當成馬可波羅。我心裡的疑問,都從忽必烈的口中說出來了:這些故事有什麼意義?故事之間有什麼規則?為什麼不談談真正存在的城市,例如威尼斯(別忘了作者也是義大利人)?書中的旅程是作者的記憶之旅嗎?對於這些問題,馬可波羅有一套預備好的答案:他們其實是在一個虛擬的時空中進行心靈的對話,而這些城市都是從真實城市中擷取出來的碎片(所以可以說,書裡的每個城市都是威尼斯);在這些碎片裡,或許可以找到在人間地獄裡轉瞬即逝的天堂。

然而,我也同時警覺到,「忽必烈」和「馬可波羅」只是作者棋盤上的兩只棋子,他藉由這兩個化身推演作者和讀者之間的攻防。所以,或許在這場遊戲裡,讀者不該太聰明,不該玩得太入迷,否則只會一直陷進作者的思維。作者提供了一個可供思考的系統,不代表讀者一定要擁抱它。不過,這本書確實包含了許多值得現代人思考的方向,除了哲學、文化等方面以外,甚至有現在特別受到重視的環保議題。如果這本書能讓讀者思考當今人類城市的問題,進而珍惜生活中美好的事物,就該算是很有意義了吧。

另外,我本來不懂為什麼沒找有文學背景的人翻譯,讀了以後才覺得這位譯者真是稱職。如果不是因為他有建築方面的知識,書裡一堆與建築結構相關的名詞一定被翻得慘不忍睹吧。書中收錄了譯者寫的一篇論文,針對書中的內容提供許多詮釋的方向,也值得一讀。

2016.07.08回顧:
讀這本書之前,不知道我是因為它的形式而產生興趣,還是擔心它徒具形式。不過,看著以前寫的東西,感覺內容本身應該是很有啟發性的吧,或許可以再讀一次。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