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始讀《物種源始.貝貝重生之學習年代》

我其實不確定自己是否喜愛董啟章這種腦內劇場自言自語的風格,但讀他的作品時偏偏又是個努力抄錄、搜尋資料、作筆記的認真讀者。這本期待已久的續作,我早在去年中剛出版時就買了,但一直沒把握能全心投入閱讀,一直拖到12月底才開始。雖然篇幅依然驚人,但內容已經比閱讀門檻極高的《時間繁史.啞瓷之光》放鬆許多了。

Read more

紙上藝術展與說故事的人:《以藝術之名》

這是一本以既有電視紀錄片為基礎而撰寫成的書。我沒看過紀錄片的版本,恐怕沒有資格論斷書籍脫離影片單獨存在的價值,但至少可以談談這本書給我的印象。對我而言,書中以不同議題區分的八個單元,就像八場以台灣藝術和社會不同面向為主題的展覽,書中的文字則像是策展論述和導覽的綜合體,但更偏重整體論述的故事性。每個單元的藝術家人數都不多,在維持內容多樣性的同時也確保每位藝術家的獨特個性能充分展現。想初步了解台灣當代藝術與社會議題的人,以及想開始認識一些台灣藝術家的人,都可以看這本書如何娓娓道來。

Read more

0101 樹

幾個月沒在這裡公開新作品,編號卻忽然往後退了。其實這個號碼和這個標題早在五年前就決定了,當時我覺得自己詩作的風格正在往新的方向進行,就把100當成里程碑,打算做個分水嶺。不過,大概是因為我把特別的號碼看得太重要了,以致計劃中的0100和0101都難產(勉強完成的0099現在看起來也不理想),隔了半年索性決定跳過這兩個號碼,並且開始了一系列以他人為主題的「生日詩」。在這之前,我的作品幾乎全部以自己為主題,所以數字100的確象徵很大的斷裂和跳躍。直到最近,我在讀一本靈性書籍的時候,興起了補上0101這個空缺的念頭,就花了一整天的時間完成。

Read more

2010台北雙年展

很難用一句話概括看了這個展以後轉來轉去的思緒。和上一屆相比,這次雙年展雖然不再把火力集中於對社會的批判,但骨子裡還是延續了雙年展的叛逆傳統,甚至可能是令北美館頭痛的壞孩子,因為它試圖以各種方式侵入藝術體制本身,突顯其中有待檢討的現象,有些作品還介入北美館的行政體系,頗有以藝術家之姿入主美術館的姿態。本屆展覽的另一個特色是模糊了藝術家與觀眾的界線。藝術作品不止是藝術家餵什麼,觀眾就吃什麼。這個展覽的藝術作品比較像是藝術家與觀眾之間的溝通媒介,觀眾可以成為作品的一部分,甚至在作品中進行創作,而藝術家則可以扮演觀眾,觀察作品中發生的事件。這個展表面上很安靜,但在概念的層面上卻像是把藝術體制中每個人的角色重新洗牌,悄悄進行一場扭轉體制的實驗。

Read more

怪怪的新人類,振作起來吧:《靛藍成人的地球手冊》

「靛藍小孩」這個概念More about 靛藍成人的地球手冊在新時代領域裡正炒得火熱,指一群投身至地球創造新時代的小孩,他們充滿創意與新思維,甚至有通靈能力,卻也對充滿舊時代氣息的地球適應不良,而產生自閉症或注意力缺失症等問題。只是,在更早的時代難道就沒有靛藍小孩嗎?他們長大後又怎麼樣了?本書作者挖掘出這個隱形的族群,稱為「靛藍成人」,他們的靛藍特質被舊時代的人格養成壓抑了,但內在深處仍然藏著新時代的種子。

Read more

創作權

我現在非得寫些什麼不可。

快不行了,繼續這樣下去的話。每天上班、獨自面對電腦、做些沒有特殊意義的資料輸入、偶爾在網路上打發時間、下班。沒有需要動腦筋的問題、沒有與任何人交流的需要、沒有人在乎工作效率與進度……就為了領一份足以維持良好生活的薪水。這種生活很平穩、很不費力,但缺乏刺激,我的情感逐漸麻痺,我也失去了創作的動力。這就是我的部落格久未更新的原因。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