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活

身為「研究生」,我不知道該不該說自己過的是「研究生活」,因為除了要交報告的時期之外,我的生活還是和大學的時候一樣,有事就做,沒事就儘量打發時間,根本不想每天苦讀專著和學術論文。不過,最近我終於可以說自己過著像樣的「研究生活」了。

我們所上規定,在畢業論文審查之前,研究生必須先通過「學科考」。所謂學科考,其實過程和畢業論文審查類似,只是規模比較小,繳交的論文也比較短。至於稱為學科考的原因,大概是因為名義上我們可以選擇學科考的科目吧。總之,我打算在十二月之前提出申請,所以目前正在加緊趕工。

論文的內容,不外乎敘述現象,和解釋。現象的部分,我之前已經花了一個月整理語料,又花了一個月統計次數……聽起來很辛苦,不過這反而是我最喜歡的部分,應該說我很務實吧?接觸實際的語料讓我感到很踏實,而且我喜歡這種有固定程序的工作。最頭痛的其實是解釋。現在的情況是,我已經整理出語料裡的現象,而且結果非常漂亮(也就是很一致的意思),但叫我解釋,卻一時說不出個所以然來。或許我喜歡的是接受事實,而不是去解釋它。

很多早期語言學家的工作僅止於敘述現象,但現在的語言學家如果沒辦法提出一套有用的論述,就沒什麼人有興趣了,所以我還是得提出一些解釋。要解釋,除非忽然異想天開,不然總是得依附現有的理論架構。我想這就是我覺得困難的地方吧:我熟悉的理論其實不多,這當然跟我以前不夠用功有關。所以這幾天我都待在研究室(其實是讓學生有位子坐的地方),想找論文的時候就可以隨時去樓下的圖書館。(可能會有人問我為什麼要找論文……找論文通常是為了看別人如何解釋類似的現象,或者看別人是否有相同的發現。)就這樣每天讀了一堆有時候有用、更多時候沒用的東西,寫了一兩段以後又卡在難以解釋的地方,又投向圖書館的懷抱……直到我終於想出一個滿意的論點,忽然發現,原來這就是研究啊。把平日所學的知識都展現出來,甚至提出新的解釋方式,或許會讓人很有成就感也說不定。

不過,我感受到的疲勞還是多過喜悅。語言學是一門有趣的學問,但我發現它很難激發我的熱情──有趣和激發熱情是兩回事。深入的研究需要熱情。所以雖然老師一再詢問我考博士班的意願(學生讀博士班,老師也能沾點光吧),但我總是說語言學讓我覺得壓力很大,不覺得研究語言學是一件快樂的事。

所以我在這裡其實是浪費時間?倒也不盡然,我其實也獲得了一些實務經驗,但要談的話大概又是一篇文章了。我想說的是,我終於稍微感覺到何謂「研究生活」,但也沒什麼驚喜的感覺就是了。

2015.12.06回顧:
這樣寫起來,或許會感覺這樣的生活也蠻享受的,是一種「甜蜜的負擔」。但我其實不太喜歡這種勉強無中生有的感覺,或許是因為寫學術論文不是我想要的溝通方式吧。學會語言表達的藝術(不管是母語或外語),對我來說比研究語言有趣多了——雖然研究語言也有它有趣的地方。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