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受性:接受別人

橄欖綠的一個主題是「接受性」。我以前的認知是,「接受性」不就是接受當下的狀況嗎,但我最近發現自己沒辦法好好接受的其實是別人。常常看某個陌生的人不順眼,覺得他做的什麼事情簡直亂來,心裡的小警總想要糾正別人的「錯誤」。

但是,我看別人不順眼,不見得我就是對的、他就是錯的。就算他真的錯了,我也沒有資格批評他,因為我不知道是怎樣的因果關係,讓他成為一個此時此地會做這種事情的人。如果那是他一直以來養成的模式,那他就是會這樣做,除非他有一點自覺,不然沒有任何人可以改變他。在他改變自己的模式之前,那些一再重覆的行為,其實是他修練的過程。

更何況,很多時候結果證明是我錯了。一個媽媽帶著三個小孩,圍著一張兩人用的小桌子,還把隔壁桌的椅子都搬過去用了。可是明明有四人用的桌子啊?為什麼要浪費空間呢?桌子不擠嗎?後來我才發現,那組桌椅比較矮,比較方便兩三歲的小孩使用。用我的偏見揣測別人行為的理由,就錯了。我的接受性還有待加強。

有句要人順其自然的話叫「Let it be」,現在我常想的是「Let them be」,讓他們做自己,也是讓我自己自由。

關於接受別人這件事,其實對我來說,還有一個更大的主題,是我一直很排斥 father figure(父親形象),類似的人在我小時候經常出現,我對他們的怨恨一直沒有解開。但是最近,我開始想要化解以前那些障礙了。篇幅太長,之後想到再繼續寫吧。我並不是特別喜歡寫這種東西,但我知道,現在寫這些,是我治療自己的方法。

facebook原文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