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繁史》讀到一半

雖然我可說是用龜速在讀這本小說,但爬了十七天也把上冊讀完了。因為一個人讀著實在太寂寞,這感覺甚至和書裡令人頹喪的氣氛互相對照,所以還是先在這公開的空間發表一些暫時的感想,當作轉換心情。

一開始我說這部小說都是粵字,讀起來會很辛苦,但沒想到過了三章我就習慣了,有時候還會裝作裡面的人物,自顧自地念起台詞,雖然想也知道沒查過字典的部分肯定念得亂七八糟。但我還是喜歡口語的親切感。所以我最喜歡的應該是「恩恩與嬰兒宇宙」這部分,很實際,剛好我又自稱是沒有夢想的青年,所以主角那種「做就對了何必想太多」的想法我很能認同。不過,對於愛情小說愛好者而言,這種平板至極的性格應該一點吸引力也沒有吧。獨裁者似乎也想幫恩恩的人生添加一點浪漫的色彩,才一直寫信談論「嬰兒宇宙」。雖然他用了一堆冠冕堂皇的說詞,但所謂驚異的瞬間其實也可以說是觸電的感覺吧。至少維真尼亞會這麼想。

要說第二喜歡的,那應該是「維真尼亞的心跳」。在這個聲部裡,獨裁者和維真尼亞大玩找不到真兇的角色扮演遊戲:花不見得就代表獨裁者,維真尼亞也不見得是維真尼亞,因為我們很難確定到底輪到誰說話。當花撲向維真尼亞的時候,有可能是維真尼亞想像自己撲向獨裁者(笑)。除此之外,這個想像中的未來世界把可能性推到極限,於是雖然看起來和現實世界差不多,但一切規則都只能當作參考,時間重疊、交錯、跳躍、逆轉,邏輯與歷史自我推翻,一切隨參與者的意念而改變。我想,這就是書裡說的「有邊界但無限」吧。這樣漫無邊際的文字,讀起來是很舒暢的,歷史與故事情節在短小的篇章裡快轉,只剩下浮光掠影,能夠確實感受到的只有秩序的建立與推翻、自我的建立與推翻、他人的建立與推翻。反反覆覆的盛衰循環,有時候反而帶給我一種接近冥想的、靜止的感覺。

所以,「啞瓷之光」就是我最不喜歡的部分了?或許很難說。當然可以說,這個部分特別厚重,對於文學、繪畫、戲劇、科學等議題的討論,以小說而言是深入得有點過頭了,一連好幾頁的辯論實在令人吃不消。我幾乎覺得自己讀的是課本了。但是,我很喜歡利用搜尋引擎處理這些知識性的內容,尤其是繪畫的部分,雖然文字的描繪很詳細,但總不如親眼看到來得直接。就當作是增廣見聞吧!我向來不排斥知識性的東西。

讓我不至於那麼討厭「啞瓷之光」的另一個原因,是人物的性格。獨裁者一家人的個性都悶到不行,獨裁者是欲迎還拒自我虐待,啞瓷永遠被動順其自然,兒子果則是醉心於自己的小宇宙,幾乎要得自閉症了。但這三個人都和我有點像。要說這三個人是三位一體也絕不為過,也可以說是遺傳或物以類聚吧!或許「悶」是一種可以概括形容個性的屬性,只是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悶法。真的夠悶,悶到我開始期待他們趕快解脫,要轟轟烈烈、驚心動魄才行。

說到這裡就想到,其實《天工開物.栩栩如真》一直在預告這部小說的情節,甚至是那個毀滅性的結局(我記得至少說了兩次),所以讀過上一部的人應該知道《時間繁史》就是一個關於毀滅的故事。好啦,那讀這部小說不就變成期待獨裁者如何走向毀滅了嗎?不就是期待作者如何引爆這悶到不行的氣氛嗎?但現在看起來,要等到下半場才看得到。整部小說的上半場似乎都是在確立小說本身的架構,猜得沒錯的話,就是用前半的成長和後半的衰敗作對比。這樣就寫得太「整齊」了?我不知道。但作者確實把他的架構維持得很好,雖然各聲部是以交錯的方式進行,但相連的小節都有概念上的連結,所以有時候會覺得某個說法很熟悉,想了一下才知道原來是在其他聲部提到的。更厲害的是,在進入中場那個孤立的小節(溜冰場壁畫)之前,三個聲部都來到了「溜冰場」,雖然呈現的方式各有不同。但就是因為結構這麼整齊,我才更希望接下來的情節不要讓我失望,要死也痛快一點吧!

2015.09.23回顧:
讀這部小說真的很辛苦,尤其很多地方像是在上課一樣,實在很難說服自己再看一次。不過,這本書的悶倒是和我當時做研究的悶有點接近,所許也因此讓我讀得非常投入吧。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