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nsition

從國小到上研究所之前,我一直渴望離開舊的環境,
到一個新的地方重新開始。
而我的確也是這樣走過來的。

我小學畢業就向媽媽主動要求,到離家很遠的明星學校就讀
(曾經是明星學校啦……)
和以前同學的關係也就完全切斷了

之後也是不斷重覆切斷關係的過程
甚至國中畢業的時候,我還主動疏遠一位還算要好的朋友……
(後來還真的就沒聯絡了,除了某年暑假意外共事過以外)
我到底在想什麼呢?
其實就是一直覺得沒辦法融入環境,只覺得是環境不適合我

不過,現在我真正停下來了。
有一個原因是,我放棄了以前那種自命清高的態度,不擺架子,
也不抱著什麼期待和目標,就只是跟著團體的韻律走……
然後我得到的就是自然而且舒服的關係。
這種感覺就好像躺在春天的陽光底下,有一點懶得起身的感覺,
但是這種感覺還可以持續很久。

只是,人是時常在變動的生物,團體當然更是如此,
如果跟不上團體的變動怎麼辦呢?總有一天會有這種感覺的,
當週遭的一切開始變得陌生的時候……

事實是我從來沒有克服過這種感覺,
那就是一直想重新開始的原因

現在我能想到的方法,或許根本不算是個方法?
到了那個時候,不如就忘記一切,重新投入那個變動的韻律,
什麼都不做,反而比整天想著「到底哪裡不對勁」來得好
當人開始為自己執著的時候,就是在自己周圍蓋一座牆,
而這就是孤獨的方法

如果期待開始變成一種執著,不如就放棄它吧

2015.03.26回顧:
我想,從國小到大學,我之所以跟同學格格不入,大概是因為習慣被當成注目的焦點(因為小時候成績好的關係),所以總是希望取得一定程度的主導權吧,但又沒有圓融的交際身段,結果我得不到自己想要的,就認為環境配不上我。現在我有不太一樣的想法。我覺得自己的確是有點怪,思考模式和別人有點不一樣,造成和別人互動的障礙甚至誤會。最好的方法,或許是學習在一定程度上配合一般的社交模式,反而更能保有自己的空間,讓自己的特異之處能夠茁壯發展而不受侵害。畢竟,比起和他人的關係,我還是比較在乎自己,所以社交方面隨緣就好了。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