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榮格人格類型》,推翻我的MBTI分類結果

說到榮格人格類型(內傾/外傾+思考/情感/感官/直覺),或許挪用這套理論的MBTI十六型人格有名多了,但看了《榮格人格類型》(Personality Types: Jung’s Model of Typology)這本書以後,覺得MBTI可能是故意曲解了榮格的意思。依照榮格的理論,四種功能只會有一種佔優勢(MBTI則是同時考慮主要和次要的兩種功能),其他都是相對劣勢。不過,被抑制的劣勢功能有時候會以幼稚、原始的形式冒出來,作為補償和平衡,所以很有可能在同一個人身上觀察到相反的特質。就連個體自己都不容易判斷哪個才是根本的動機,更別說用測驗或觀察的方式分類了。

我自己在網路上做MBTI測驗,結果總是INTJ或INTP,感覺也很可疑。如果是那樣的話,我可能會是理論科學家或大哲學家之類的,但好像不是吧?或許我只是覺得理性一點比較好,希望自己是理性的人,才得到這個結果。但我仔細想了一下自己一般的運作方式,覺得我應該是情感類型的人才對。其實我經常用自己非理性的價值觀判斷事情,當我決定要什麼的時候,是因為那個東西讓我有很特別的感覺。我可能也會給一些好像合理的理由,例如別人問我幹嘛把頭髮留長,我有時候會說「冬天比較不冷」「因為我不懂得整理頭髮」「因為綁了頭髮看起來臉比較小」,但正確答案應該是沒有理由,只是我莫名喜歡上這種感覺而已。至於我偶爾理性的時候,就當作是在療癒潛意識吧。

facebook原文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