紙上藝術展與說故事的人:《以藝術之名》

這是一本以既有電視紀錄片為基礎而撰寫成的書。我沒看過紀錄片的版本,恐怕沒有資格論斷書籍脫離影片單獨存在的價值,但至少可以談談這本書給我的印象。對我而言,書中以不同議題區分的八個單元,就像八場以台灣藝術和社會不同面向為主題的展覽,書中的文字則像是策展論述和導覽的綜合體,但更偏重整體論述的故事性。每個單元的藝術家人數都不多,在維持內容多樣性的同時也確保每位藝術家的獨特個性能充分展現。想初步了解台灣當代藝術與社會議題的人,以及想開始認識一些台灣藝術家的人,都可以看這本書如何娓娓道來。

這本書(或者該說這系列紀錄片)刻意迴避了教科書的藝術史形式,區分章節的不是時代而是議題。除了減少對製作者學術背景的要求,其實也更適合台灣特殊的文化環境。台灣在短時間之內匯集了多種不同族群與文化,又快速發展為現代社會,所謂「台灣文化」其實是個動態的多元複合體,用多種不同角度觀察更能看出它的全貌。書中的敘述方式也多少呼應了這種多元複合的性質,每個單元中包含幾個不同的討論主題,主題之間的連結經常是曲折而非線性的,而每個主題中又交錯呈現不同藝術家的創作過程,形成主題與主題、藝術家與藝術家、主題與藝術家之間複雜紛陳的對話效果。或許這種不斷轉變敘述脈絡的設計本來是為了營造一般電視節目較快的節奏感,但用在書籍的格式上也顯得很有趣,而且看起來像是文字隨著作者的心思流轉。藝術作品和社會現象總是能激起作者心中的疑問,而他又回過頭在藝術作品中尋找解答,就這樣反覆提問、尋找答案,讓我感覺自己像是和作者一起探險。能夠在有限的篇幅中呈現同一議題的不同面向,又用不同藝術家的創作交織成卷軸般連續的風景,已經值得拍手叫好了。

我想,這本書最特別的地方正是這種運用不同材料說故事的能力,而書面的呈現方式也讓作者的主導地位更加突顯。我認為故事說得最精彩的是第一章「主體的想像」,雖然陳界仁、吳天章、姚瑞中的作品主題不甚相同,但確實都和台灣的主體性(政治、文化、經濟……等方面)有關,而且三位藝術家都有以攝影為基礎的作品,很適合讓作者來個同中求異(這也是其他單元常見的敘述策略),在比較不同藝術家的同時也自然地拓展了「台灣主體性」這個議題的廣度。至於第四、第五章談到日本美術對台灣的影響、東方與五月畫會,有明確的歷史脈絡,內容的廣度就比較沒有讓作者發揮的空間,但藝術家訪談的部分十分珍貴,他們口中的創作歷程也是一種口述歷史,讓讀者不僅認識歷史事件,更能體會藝術家是以什麼心態參與其中。

不過,再怎麼擅長說故事的人也需要適當的材料。第七章「流動的框架」試圖展示任何表現形式都可以成為藝術的後現代情境,選擇的藝術家卻有極大的差異:把一系列儀式化的社會行為當成作品的李明維、以大尺寸複製花紋佔據空間的林明弘、不斷實驗新媒體並更新表現手法的袁廣鳴。這三位藝術家之間雖然不至於完全沾不上邊,但硬要讓他們產生關聯也顯得牽強。或許正因為「後現代」太複雜、太無所不包,只用三位藝術家作為例證實在很難表現其全貌,以致結果看起來比較像是抽樣、混搭,而不是完整、連續的論述。這應該可以說是非戰之罪吧。

整體看來,這本書的文字敘述並非完全客觀,而是隨著作者興之所至推進。但這不是一件壞事,就像藝術展覽需要策展人主觀地把每件作品的脈絡串連起來,本來無甚意義的世界也因為說故事者的主觀意識而有了劇情。除了具個人色彩的敘述方式之外,豐富的藝術作品圖像也讓這本書更值得一看。

以藝術之名:從當代到現代,探索台灣視覺藝術/公共電視台編著,徐蘊康撰稿(2009)/博雅
ISBN 978-986-6614-06-4

發表迴響